服裝業:商業項目過熱后的人才流動
來源:
|
作者:jsdanhe
|
發布時間: 2019-04-23
|
2794 次瀏覽
|
分享到:
引言:1月7日,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網站顯示,美邦服飾原副總裁程偉雄已加盟波司登,擔任副總裁一職,負責國內新興事業部。
引言:1月7日,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網站顯示,美邦服飾原副總裁程偉雄已加盟波司登,擔任副總裁一職,負責國內新興事業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程偉雄加盟波司登,最看重的是其未來幾年在國際市場的發展前景和在“非羽絨服”領域的擴張。作為一個以羽絨服起家的單品類品牌商,波司登正在加速其“四季化產品”的鋪設。在程偉雄加盟后,波司登有望借鑒快時尚元素,加速其產品線鋪設速度及國內零售渠道平臺的建立。此前,波司登曾在2009年和2011年先后收購男裝業務及國內領先女裝品牌“杰西”。
又到年初。歲末年初、金九銀十,向來都是服裝企業高層跳槽的高峰期。如何發掘人才、運用人才、留住人才,是每個服裝企業一把手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2012電商人才報告》揭示三大矛盾
2012年7月19日,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專業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商贏動教育共同編制的《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首度發布。
報告顯示,電商企業日常招聘工作狀態上,表示招聘壓力大的企業占40.91%;處于招聘常態化,每月都有招聘需求的企業占27.27%;處于人員流失率高,招聘壓力大狀態的企業占13.64%;處于人員穩定,基本滿足企業需求的企業占22.73%。
調查顯示招聘員工的綜合成本上,被調查企業中,招聘成本在100元/人以下的占18.18%,招聘成本在100~300元/人的占45.45%,招聘成本在300~500元/人的占20.45%,成本在500元/人以上的占15.92%。對此,報告執行主編崔立標稱,在以網站招聘為主的形勢下,招聘成本仍居高不下,這與網絡招聘極低的效率和人才流失率高有關。
報告對中國電子商務人才問題核心矛盾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目前主要矛盾體現在:一是快速的行業發展速度與人才供應不足的矛盾,此矛盾形成電子商務領域巨大的人才真空。二是電商企業微薄的利潤與高額的人力資源成本的矛盾,此矛盾形成電子商務企業巨大的成本壓力。三是電商行業快速更新的知識結構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矛盾。該矛盾導致傳統教育體制教授的電商知識,與企業實踐和需求脫節嚴重。
據介紹,該報告調查時間近半年,針對各類電商企業開展調研,分別從企業規模、招聘狀態、人才壓力等角度切入。詳細調研了包括凡客誠品、蘇寧易購、銀泰網、領團網、麥包包等國內知名電商企業。
點評:隨著電子商務及其相關配套的產業鏈逐漸成熟,滋生了如網店運營、網絡推廣、移動電子商務終端APP開發等電子商務的相關職業。加上傳統零售企業也紛紛進軍電商領域,導致IT行業的人才缺口迅速擴大。
其中,傳統企業進入電商后,運營、產品和市場的相關人員都非常稀缺,尤其是高層,這些企業一般會比較青睞供職于天貓、淘寶、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人才,像王府井百貨電商的一位高管即來自亞馬遜。同時,很多候選人也比較青睞傳統行業進入電商這樣的模式。因為從贏利模式、實力等來看,傳統行業進入電商會比先天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更被人看好。
商業項目過熱后的人才流動
越來越多的商業項目都面臨著“粥多僧少”的尷尬,一場人才資源爭奪戰也隨之展開。繼2012年7月廣百股份副總經理亢小燕赴北京擔任萬達集團總裁助理兼萬達百貨副總經理一職后,不足一月,摩登百貨原副總羅一星也被挖,出任星河灣地產商業總監一職。而從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國內大型零售企業高管離職人數近150人,平均每個月就有近8位企業高管離職。
相比傳統百貨零售企業,商業地產公司更愿意不惜重金挖人。比如,有招商總監年初時的年薪還是50萬元,半年后跳槽年薪可能翻倍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目前,商業專業人才每跳槽一次,薪資漲幅一般在20%~30%,有的甚至3至5倍增長,高薪之下,有心人必然很多。
人才流動大致分為幾類:一是從百貨升級到商業綜合體。目前,這一批從百貨流轉出來的人很多又都成為了商業綜合體的元老級人物;二是定向挖人;三是內部“拔高”用人;四是從外部空降商業人才。
點評:原先以住宅地產為主的開發商加碼商業地產后,由于缺乏商業運營經驗,當項目發展不順后,寄望空降一個高端人才作“救世主”,這也是不符合商業發展規律的。轉型中新業務人才的缺乏,是困擾當下轉型開發商的又一大難題。
但是,商業項目運營不是僅憑招幾名高端人才,就能解決的。需要組建一個團隊。一支商業管理團隊的組建、磨合、成熟,需要2~3年的時間。但現在的投資節奏,很難讓這些商業地產新軍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自己的團隊,挖墻角成為大部分企業的選擇。像店鋪的布局結構、招商定位、人流動線的設計,甚至與供應商之間扣點或租金的談判,這些是每個企業每個項目都不一樣的,只能從低層做起去學會領悟。因此,商業企業更應注重建立一套人才“育存系統”,自己培育的人才對公司有感情、穩定性也高,而不應一味追求高管空降。
近年來商業高管流動性大,也折射出開發單位盲目追求高端人才的現狀。商業人才資源爭奪白熱化已成為制約商業地產健康發展的瓶頸,“缺人”的背后,折射出了商業的發展狀況。那么,商業零售業如何治療“缺才”之傷?